11月27日晚,中国男篮公布世预赛首战韩国的12人名单,核心中锋周琦的伤愈回归,瞬间点燃了球迷的希望。两年间,从亚洲杯的激烈交锋到如今再度相遇,这支以亚洲杯亚军为班底的队伍,能否在周琦的带领下突破重围?

一、内线双塔:中国队的绝对优势
周琦的回归,无疑为中国男篮注入一剂强心针。回顾2022年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,周琦独砍17分12篮板,凭借一己之力统治禁区,帮助中国队以79:71力克韩国。如今,他与胡金秋组成“双塔”,直面韩国归化球员罗健儿领衔的内线。

数据不会说谎:亚洲杯交锋中,中国队在篮板球上以38:29碾压对手,内线得分更是42:28遥遥领先。如今34岁的罗健儿状态持续下滑,周琦却经过海外联赛历练,防守覆盖面积和进攻效率显著提升。此消彼长,中国队的禁区优势或将进一步扩大!
二、后场隐忧:赵睿缺阵的挑战
然而,胜利的背后暗藏危机。队长赵睿的意外缺席,让后卫线压力陡增。作为亚洲杯场均12.4分的攻防核心,赵睿不仅是外线防守大闸,更是更衣室的定海神针。他的缺阵,意味着胡明轩、程帅澎等后卫需承担更多责任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韩国后场核心李贤重刚在欧洲联赛砍下20+的亮眼数据,而首次入选世预赛的王岚嵚能否顶住高强度对抗,仍是未知数。中国队的后卫群,正面临严峻考验!
三、战术博弈:速度与高度的对决
主帅郭士强的排兵布阵颇具针对性:带上6名后卫,明显是为应对韩国队的“小快灵”打法。程帅澎的犀利突破、廖三宁的变速能力,搭配周琦的挡拆顺下,或将成为撕裂韩国联防的利器。

同时,张镇麟和曾凡博的回归,为中国队锋线注入活力。张镇麟的三分威胁和防守机动性,正是克制韩国小个阵容的关键。而胡金秋的中距离稳定性,则能为周琦拉开进攻空间。
四、赛场之外:不可忽视的变量
疲劳隐患:本次集训正值CBA联赛间歇期,球员身体状态成疑。

对手变数:韩国归化球员文星坤伤愈复出,其2米06的身高和KBL联赛30+15的数据,可能影响内线对抗格局。
出线形势:同组伊朗队首战26分狂胜伊拉克,中国若想从“死亡之组”突围,此战不容有失!
五、决胜时刻:细节定成败
终场哨响前,胜负或许就藏在几个关键回合:周琦的护框能否压制罗健儿?胡明轩的突破分球能否穿透联防?张镇麟的底角三分能否箭箭穿心?这些细节,将检验中国男篮三个月集训的成果,更决定2027世界杯备战周期的起点。

《七律·男篮出征》
赤帜迎风战鼓催,
双塔横刀破重围。
昔年肝胆寒敌胆,
今朝铁臂振国威。
快马轻骑穿阵过,
雕弓满月破云飞。
且待凯旋传捷报,
不取三分誓不归!
最后:这是一场关于荣誉、成长与未来的对决。周琦的回归为中国队增添底气,但团队协作与临场发挥才是决胜关键。11月28日,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男篮的新征程!
上一篇:曾凡博:身体有流感在努力恢复,郭导理念是在场玩命程度和团结性
下一篇:返回列表